
生活上有時會不經意的發現,眼皮冒出一顆看似膿包的東西,就卡在眼球跟眼皮的之間,讓人不適加上刺痛感,很困擾! 這種徵狀很可能是長針眼了~
針眼是屬於急性的眼瞼化膿發炎,好發在眼皮內側或外側,醫生提醒:千萬別自行挑破排膿,不然恐怕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
一位陳小姐,在季節交替及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連續失眠數日;有一天起床時突然感覺自己的眼睛又腫又癢,接著用手下意識的搓揉幾下,幾天後,右眼的內眼瞼長出一顆小腫塊,有輕微的壓痛現象,就醫後確定自己長了針眼,才知道針眼與腺體阻塞、細菌感染有關。
針眼會傳染嗎?針眼怎麼治療?該熱敷還是冰敷?
針眼症狀有哪些?
一連串的疑問,醫生逐一解析,首先從針眼的由來開始說起~
針眼是什麼
針眼俗稱「麥粒腫(hordeolum)」,是眼瞼皮脂腺堵塞,引發的腺體發炎及細菌感染而衍生成急性化膿炎症,因此學術上名稱為急性瞼腺炎。患者通常會感受到眼睛腫痛、刺癢,容易流眼淚,眨眼時,會有異物感,就像一根針插在裡面,因此,台語又稱為「目針」。
針眼的症狀
長針眼在初期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後續腫痛、發炎都會加劇,還可能因眼皮腫脹而影響視力,甚至引起眼部蜂窩性組織炎。
針眼長的位置不同
針眼長的位置大致在這幾個部位:
1.眼瞼內側
2. 外緣
3.眼角
4.眼瞼上下側
針眼的種類
針眼一般可粗分為:
1.外針眼
外針眼比較常見,又稱外麥粒腫,通常長在眼瞼外皮上,呈黃色、腫脹的膿包,觸碰時會疼痛,刺破會流膿。外針眼通常起因於睫毛囊、皮脂腺、頂漿腺(大汗腺)感染。
2.內針眼
內針眼是內麥粒腫長在眼瞼內部,通常比外針眼更疼痛。內針眼通常起因於瞼板腺感染,瞼板腺(又稱麥氏腺)是分泌油脂的腺體,把眼睛中水層的水分留住,保持濕潤。

長針眼的原因
為什麼會長針眼?眼瞼睫毛下的腺體會分泌油脂,潤滑眼球,但當眼瞼的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就會引發毛囊阻塞、細菌容易增生,長出小膿包,造成針眼。臨床上,針眼主要的原因包括:
- 用手揉眼睛,引發細菌感染
- 飲食油膩、食用上火的食物
- 睡眠不足、用眼過度
- 過度疲勞、情緒緊繃,引發內分泌失調
- 油性膚質,皮脂腺體分泌旺盛
- 臉部或眼周過敏,導致眼睛腫脹,阻塞腺體
- 衛生習慣不良,疏於清潔、消毒生活環境
針眼好發於青少年時期,因為青春期的油脂分泌較旺盛,不過每個人都有可能長針眼,特別是油性膚質的人。如果本來就感染瞼緣炎(blepharitis)或是有酒糟性皮膚炎(rosacea),也容易因眼周發炎,併發針眼。除了細菌感染,過度疲勞、用眼過度時,眼瞼板旁平滑肌會異常收縮,使皮脂腺阻塞,進而發炎長針眼。
針眼的治療方法
治療針眼可以透過熱敷、擦藥膏來治療,如果醫師判斷眼瞼發炎情形較為嚴重,會開立抗病毒軟膏、眼藥水,以及口服的抗生素藥物;或在經評估後,替患者消毒、麻醉開刀,割開膿包排膿。
針眼何時該熱敷、何時該冰敷?
針眼可以靠熱敷緩和,但若進入急性發炎期,則應該冰敷。眼科醫生指出,如眼皮僅輕微腫痛、局部泛紅,患者可自己沿眼瞼輕觸眼睛、找出痛點進行熱敷,促進患部血液循環,紓解發炎反應。美國醫學媒體Medical News Today建議,針眼熱敷的水溫不能太燙,使用溫水沾濕毛巾即可,輕輕壓住患部10~15分鐘,一天重複3、4次。
醫生提醒,針眼如處於急性發炎期,會腫痛加劇、整區泛紅。此時熱敷反而會讓發炎反應更嚴重,應改用短暫冰敷,舒緩發炎。
針眼拉眼皮有用嗎?
有人建議長針眼可拉眼尾,動作是「手繞腦後、拉眼皮」。如果左邊長針眼,則用右手繞過後腦杓、扳一扳左眼眼角。醫師表示,這在學理上有其依據,可以促進眼瞼微血管的血液循環,避免感染加劇。不過,如果是發炎都沒減緩、持續疼痛,還是應該就醫最保險。
針眼可以用針挑嗎?
外針眼若發炎嚴重,極度疼痛,醫師經判斷會使用細針挑破膿包、讓膿液流出。民眾切記不要自己戳破針眼,而應由醫師來執行較安全。在額頭與眼睛交會處,部分血液會回流進腦部,若自行挑破針眼造成感染,恐擴散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腦內發炎,機率雖低,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
有些患者自行挑破針眼膿包,但膿液沒有完全流出,會引起發炎的肉芽組織增生、長成腫塊,是位於瞼板腺的慢性發炎。醫師建議也可用手術切開。
針眼藥膏怎麼擦?
- 步驟一:先徹底清潔雙手,避免手部或藥瓶接觸眼睛。
- 步驟二:若有眼藥水,先滴完眼藥水後5分鐘,再擦眼藥膏。
- 步驟三:用手把長針眼的眼皮輕輕翻起。
- 步驟四:在眼瞼內側擠出少許藥膏(約6毫米即可)。
- 步驟五:閉上眼睛、輕轉眼球讓藥膏均勻分布,最後用乾淨的衛生紙擦去多餘藥膏。

針眼會自己好嗎?3種情況應就醫
大多數輕微、初期的針眼都可以自行痊癒。如果針眼讓你很不舒服,可以自行施以簡單的熱敷,並減少食用刺激、油膩的食物、避免上妝、戴隱形眼鏡,有時症狀就會自行消失。但若是不放心,或出現梅約醫學中心建議下列3種狀況,即應就醫:
- 針眼發炎影響到視力
- 反覆感染長針眼
- 已施用熱敷或休息,但針眼消不掉
- 預防針眼方式有哪些?
怎麼避免長針眼、針眼復發?如果你本身是油性膚質的人,皮脂腺的分泌較旺盛,就是針眼的高風險群。飲食上應避開刺激、容易上火、油炸的食物,比如麻辣鍋、薯片、巧克力、荔枝等。預防針眼,生活上也建議避免以下行為:
- 使用過期的化妝用品
- 睡前沒有卸下眼妝就睡覺
- 戴隱形眼鏡前沒有妥善消毒
- 沒有洗手就戴隱形眼鏡
- 熬夜
- 營養不均衡
針眼會傳染嗎?
針眼不會傳染。患者自己兩眼都長針眼、或同住的家人也長了針眼,較可能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作息雷同導致。不過Medical News Today依然建議,若是同住的家人長針眼,則應避免使用同一條毛巾,儘量避免細菌交叉感染的風險。
最後,醫生也提醒,年長者如果反覆長針眼,或是針眼消不掉,應該就醫檢查,避免演變成少數的眼瞼惡性腫瘤。
#針眼 #針眼治療 #針眼原因# 針眼傳染#視力保健#眼睛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