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40歲的女性感覺就像步入中年,不論是身理、心理或情緒上都可能產生一系列的變化,最主要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荷爾蒙濃度不穩定或下降,導致更年期的不適症狀陸續出現;此外,更年期會因個人體質、生活及飲食習慣等因素,可能不到40歲就提前發生,這樣提早更年期的現象,也就是「早發性更年期」,一般簡稱「早更」。
據統計,40歲以下的女性每100人就有1人屬於早更患者,早更是身體衰退的前兆,一旦發生「早更」症狀,就等同於身體發出健康的警訊。因此,早更患者需特別留意,早更可能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症等風險。以下提供早更的原因、早更症狀及疾病風險:
早更的原因
早更是多種因素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及荷爾蒙水平的變化,以下是可能導致早更的因素:
早更的原因1.–遺傳因素
遺傳與早更有一定的相關,家族中如有早更的病例,就有可能出現早更的風險。
早更的原因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可能對卵巢功能產生影響,導致早更的發生。例如,暴露在化學物質、輻射或某些污染物中,都可能增加早更的風險。
放射治療、化療藥物或是切除會破壞卵巢,進而可能導致早更發生,除了卵巢,還有子宮頸癌的部分,需依癌症病況可能將子宮頸、卵巢、淋巴切除,若全部切除就會造成停經。
早更的原因3.–自體免疫疾病:
有些自體免疫疾病,如: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導致卵巢功能受損和早更的發生。
早更的原因4.–生殖系統手術或損傷:
曾接受過生殖系統手術,如單邊或雙側卵巢切除術,或遭受過損傷的女性,其卵巢功能可能受到影響,導致早更的發生。
卵巢癌、子宮頸癌或子宮體異常的女性,很有可能會發生早更,卵巢癌有1種基因型的生殖性癌症,好發於國、高中生族群,需要透過斷層掃描才能診斷出早更,通常需要開刀並切除患部,雖然單邊卵巢被切除,但另1邊可保留,仍然能分泌荷爾蒙。
早更的原因5.–其他因素:
肥胖、糖尿病或長期處在高壓力的環境、吸烟、飲酒、營養不良、缺乏運動等因素,都與早更有相關,早更的具體原因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全面了解早更的形成機制。
更年期幾歲?更年期的年齡
女性通常在45~55歲之間開始進入更年期,而更年期是指卵巢由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到卵巢功能完全喪失的這段時間,換言之,就是從停經前到停經後的這段期間;而所謂停經是指女性最後1次月經之後,月經1年都沒來,稱之為停經。
40歲更年期提早來報到!5大習慣是關鍵!
有些女性不到40 歲就停經,更年期提早來報到!究竟為什麼會早更? 專業醫師指出:最主要就是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在40歲以前就提早衰退,除遺傳因素外,有些不良習慣會對卵巢功能造成損害,進而可能導致早更的發生。包括:
5大習慣是早更的關鍵
1.環境荷爾蒙:
環境中存在的某些化學物質,如有機污染物、塑料中的雌激素類物質等,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包括卵巢功能,從而增加早更的風險。
2.高壓力:
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可能會導致荷爾蒙失調,包括卵巢功能的受損。壓力激素的釋放可能干擾正常的生理過程,影響卵巢的正常功能。
3.長期抽菸:
吸煙可能會損害卵巢的血液供應,影響卵巢功能。研究表明,吸煙可能導致卵巢早衰,進而增加早更的風險。
4.喝酒:
過度飲酒可能干擾體內的荷爾蒙平衡,對卵巢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酒精攝入可能干擾卵巢激素的正常產生和調節,增加早更的可能性。
5.吸毒:
吸毒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廣泛的負面影響,包括對卵巢功能的影響。具體來說,毒品濫用可能干擾荷爾蒙的正常產生和調節,對卵巢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當卵巢遭到破壞時,就可能造成雌激素不足,導致早更的發生;而這些可由血液中驗出異常數值,但也有例外未檢出,此時就要評估否與甲狀腺、腎上腺素、雄性素或是胰島素阻抗等的問題有關。
早更的症狀
1.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可說是早更年期最典型的表現,此時可能出現幾種情,例如:週期延長、出血量逐漸減少至最後停經;或是出血量增加甚至大出血,之後再慢慢減少出血量,最後停經;少數人有可能會驟然停經的情況。
2.生育能力下降
早更的卵巢功能並不會完全消失,但因為排卵週期開始變得混亂,生育能力會因此下降。
3.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可能會因為雌激素下降而減少黏膜分泌,黏膜減少容易讓細菌侵入,進而引發尿道炎或血尿,甚至可能會反覆感染。
4.性慾降低
雌激素下降會讓陰道黏膜萎縮、變薄、彈性變差,進行性行為時會感到乾澀疼痛,連帶降低性慾,影響夫妻關係。
5.外貌老化
由於雌激素分泌減少、膠原合成能力下降,皮膚會變薄並增生皺紋、出現乾燥搔癢的症狀。
6.熱潮紅
熱潮紅是血管收縮所引發的一種綜合癥狀,除了皮膚潮紅,還會合併出汗、心悸、暈眩等,持續時間從數秒到數分鐘,出現時間具有規律性。
7.骨質疏鬆
雌激素有幫助身體吸收及儲存鈣質的功效,雌激素下降會讓骨骼無法吸收足夠的鈣質,此時關節會因為缺鈣而感到疼痛,若沒有及時補充鈣質,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骨質疏鬆。
8.情緒變化
更年期的女性通常會有頭痛、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另外還會出現煩躁、多疑、焦慮、抑鬱、喜怒無常等情緒變化。
「早更」的疾病風險 5大疾病的高危險群!
早更的相關疾病風險有哪些?早更的5大疾病高危險群,包括:
早更疾病風險1.–骨質疏鬆症:
早更可能導致骨密度减少,增加骨質疏鬆及骨折的風險。
早更疾病風險2.–心血管疾病:
早更因荷爾蒙水平的變化,對心血管健康產生影響,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早更疾病風險3.–代謝綜合症:
早更可能與代謝綜合症有關,包括: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早更疾病風險4.–骨關節疾病:
早更可能會增加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關節疾病的風險。
早更疾病風險5.–心理健康問題:
早更因荷爾蒙的變化,可能導致心理及情緒波動較大等問題,增加罹患憂鬱症和躁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更年期症狀自我檢測量表
妳是否正處於身體變化產生疑問的階段,不妨可參考國健署針對更年期的自我檢測量表進行評估;建議每個月填寫1次,依自身狀況評估。當總分超過15分時,建議諮詢醫師進行評估或接受治療。
更年期症狀自我評估表 | |||
0=沒有1=輕微2=中等3=嚴重 | |||
項目 | 評分 | 項目 | 評分 |
熱潮紅 | 背痛 | ||
頭昏眼花 | 關節痠痛 | ||
頭痛 | 肌肉疼痛 | ||
暴躁 | 臉部細毛增加 | ||
情緒抑鬱 | 皮膚異常乾燥 | ||
感覺失落 | 性慾降低 | ||
精神緊張 | 性接收度降低 | ||
失眠 | 陰道乾澀 | ||
異常疲倦 | 性交疼痛 | ||
*總分超過15,代表已經提早步入更年期。 總分: |
【延伸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