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更年期前,因有雌激素保護軟骨、肌腱、肌肉、韌帶、半月板、骨頭等,也具有抗發炎作用,但更年期後雌激素分泌驟降,可能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最常出現於膝蓋、髖關節、手指關節等處;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較輕微者可能會感覺走路卡卡的、有僵硬感,嚴重者會感覺腫痛、痠痛等,甚至隨著天氣的潮、濕、悶、熱,患部的疼痛或痠痛感會更加明顯。

體內濕氣重 關節炎更嚴重

迎接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感覺潮、濕、悶、熱交替,在體內的濕氣累積太重無法排出,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及情緒,最擾人是關節炎的腫、脹、痛,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進而導致情緒低落、憂鬱等問題。中醫師建議:此時不妨透過泡湯及運動,透過皮膚來消除體內的濕氣,加上日常飲食的調整會有明顯改善,吃對食物也是保養的重要關鍵!最重要的是在日常飲食中,要避免喝酒、冰飲及吃冰冷食物、重口味食物等不良習慣。

體內濕氣重的常見症狀

中醫師指出,夏日氣候濕悶,導致體內濕氣不易排出,常見症狀有以下6種:

1、感覺頭重、頭痛,昏沉、睏倦無力。
2、喉嚨卡卡,咽喉有痰,咳嗽,有些許鼻涕。
3、腸胃悶脹、食慾不佳,排泄物較濕軟易沾附馬桶。
4、女性陰道分泌物量變多。
5、皮膚搔癢發疹,皮膚濕疹、手腳汗皰疹發作。
6、身體痠痛、四肢浮腫或關節處腫脹疼痛。

西醫:關節炎腫脹疼痛 要消炎止痛

西醫較重視關節組織、免疫學異常等微觀變化,根據症狀給予不等程度的消炎止痛藥物或者免疫調節劑及局部注射類固醇等治療,以西醫的治療角度,常見的關節疾病有以下4類:

常見關節疾病1.–退化性關節炎

晨間起床感覺關節僵硬,關節疼痛,坐下或站立出現動作困難、不易上下樓梯、甚至關節腫脹、嚴重出現關節變形等症狀。

常見關節疾病2.–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痛通常是對稱發生的症狀,如關節炎持續6周以上,透過抽血檢查,類風濕因子會呈陽性反應,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常見關節疾病3.–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通常會出現關節炎急性發作的症狀,夜間疼痛感較為嚴重,常見患部為腳趾關節處及血中尿酸偏高的症狀。

常見關節疾病4.–僵直性關節炎

僵直性關節炎通常出現長期性的下背疼痛,伴隨有晨間僵硬疼痛的症狀,透過抽血檢查HLA-B27呈現陽性反應,才確診為僵直性關節炎。

中醫:關節炎腫脹疼痛 依類型進行調理

中醫以巨觀的角度,收集患者關節炎罹患病史、排泄物、脈象及身體其他資訊,歸納分類後,以「陰陽」2分法歸類後,再進行處方用藥,不論是那一種關節炎、統稱為「痺症」,再將痺症區分成3種類型:

痺症類型及祛濕解方

中醫依照痺症類型、症狀,提供祛濕處方如下:

痺症類型1.–寒痹:

氣候溫度變冷時,患者會出現怕風的現象,關節疼痛也容易發作,引發全身痠痛等不是症狀。

寒症型關節痛:祛濕解方:葛根、桂枝、白芍、甘草、羌活、白芷等驅寒活血中藥。

痺症類型2.–熱痹:

熱痹除出現關節疼痛外,還伴隨口乾、口苦、排便不順、煩躁、失眠等症狀。

熱症型關節痛:祛濕解方:石膏、知母、甘草、連翹、海風藤等,屬於散熱、通經絡中藥等。

痺症類型3.–虛痹:

虛痹是指關節炎症狀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引起關節屈伸不易、關節變形等症狀,伴隨舌頭顏色黯淡、呈現瘀斑、全身腰酸背痛等症狀。

虛症型關節痛:祛濕解方: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黃耆等補氣中藥。

10大祛濕食物 調理體質濕氣重

如果經過中醫師診斷,屬於濕氣重體質者,可參考採用中醫師推薦的10大祛濕食物來進行調理:

10大祛濕食物

中醫以祛濕食物來輔助調理體質,排除濕氣,祛濕食物包括:

祛濕食物1.–綠豆:

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的功效;濕熱體質者可食用綠豆來排除體內濕氣,將綠豆煮湯喝,切記要少糖。

祛濕食物2.–紅豆:

红豆有利尿作用,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濕氣帶來的不適感。

祛濕食物3.–薏仁:

特別提醒是指大薏仁,薏仁可幫助排除體內濕毒及水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常用來利水滲濕、美白肌膚,改善青春痘症狀。虛寒體質者吃薏仁要注意適量,不宜長期食用。

祛濕食物4.–薑湯:

薑具有溫性的食物,可喝薑湯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助於驅散濕氣。

祛濕食物5.–玉米鬚茶:

玉米鬚味甘性平,能涼血、解熱,平肝利膽,祛除體內濕熱之氣。

祛濕食物6.--蒜或蒜頭雞湯:

蒜具有抗菌和抗炎的特性,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濕氣,可煮蒜頭雞湯等,來增加熱能排濕氣。

祛濕食物7.--青蔥:

青蔥中的揮發油成分,具有驅濕作用,可以促進體內的排毒和循環。

祛濕食物8.–紅藜:

紅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穀物,具有補腎益氣、祛濕的功效。

祛濕食物9.–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纖維和微量元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的濕氣。

祛濕食物10.–四神粥:

四神粥可幫助排出體內濕氣、促進腸胃功能, 腸胃好吸收。四神藥材藉由煮粥方式,使得胺基酸、葡萄糖都釋放出來,分解成小分子,身體更好吸收,適合腸胃消化不佳者食用。

運動及泡湯 由毛孔排除濕氣

多運動、排汗會使濕氣從毛孔排出,如運動時間不夠,可用泡湯方式幫助排出體內濕氣,但要特別提醒,有7類人夏天泡湯要格外小心:

7類人夏天泡湯要小心!

1、心臟疾病者:如:冠心症患者,夏天泡溫泉會加重心臟負擔。
2、惡性腫瘤患者:過熱會促進腫瘤擴散。
3、感覺異常者:容易造成休克或燙傷。
4、有凝血異常患者:如:血友病等。
5、有開放性傷口的患者:有開放性傷口者,避免泡溫泉引發感染等。
6、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這類病人避免泡溫泉,恐引發病情惡化等。
7、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不宜浸泡過熱的溫泉,溫度宜在38℃~41℃之間,泡溫泉最好不超過30分鐘,要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的現象。

足浴改善膝部疼痛 排除濕氣

如屬於膝部或腳踝關節疼痛,可改用足浴泡湯來排除濕氣,足浴(泡腳)建議如下:

足浴(泡腳)建議方法

足浴(泡腳)建議方法1.–水位:

水位必須超過腳內踝以上約4指幅,因為要蓋過這些重要穴位「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可幫助血液循環。

足浴(泡腳)建議方法2.–溫度:

大致與一般洗澡溫度一樣,約攝氏39~42度,低於體溫就失去泡腳的效果。

足浴(泡腳)建議方法3.–時間:

泡腳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如覺得身上微熱、額頭冒汗即可;再搭配足部穴位、促進血循、舒緩足部疼痛效果更佳。

中藥祛濕花草茶 依體質飲用

雖中藥天然藥性溫和,但祛濕花草茶飲用前,需經中醫師診斷及評估建議後再行飲用。如對中藥敏感或無法接受中藥的苦味或無法長期使用者,可依照體質類型選用合適的中藥祛濕花草茶來保養調理健康,依以下體質區分為飲用:

祛濕花草茶1.–寒症型關節痛:

南非博士葉、人參鬚、枸杞,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

祛濕花草茶2.–熱症型關節痛:

決明子、薰衣草、檸檬馬鞭草,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

祛濕花草茶3.–虛症型關節痛:

菊花、枸杞、粉光參,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

中醫師提醒:保持飲食均衡,避免過量食用濕熱性質的食物,如:油膩、油炸、辛辣和濕熱性水果等,避免增加體內濕氣或刺激食物加重疼痛負擔,適量飲用溫熱水有助促進新陳代謝、排除濕氣、按照中醫調理方法改善體質,可舒緩關節炎的症狀,更年期補充荷爾蒙或更進一步治療請諮詢婦科醫師評估建議。

#中醫 #關節痛 #中藥 #濕氣 #更年期關節痛 #祛濕食物 #祛濕花草茶 #健康好生活-說健康

【延伸導讀】

更年期關節痛、下背痠痛、易手麻?預防雌激素分/

更年期關節痛-夏天濕氣重-更痛-怎麼辦?中醫:祛/

健康網》關節炎還是要運動-醫推這些低衝擊訓練/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