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後,你焦躁易怒,深受失眠、盜汗等更年期症狀困擾嗎?更年期年齡幾歲會開始?更年期有前兆嗎?掌握更年期飲食保養原則,你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人生必經階段。

更年期症狀有哪些?

更年期症狀又稱為更年期症候群,因人而異,有些女性不到40歲便已受到更年期症狀的困擾,有些則如亞東醫院婦科主任魏銘洲所說,停經後3、4年才出現不適。整體而言,女性的身心皆有可能因更年期受到影響。

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包括:

生理心理
熱潮紅、盜汗、心悸、暈眩、疲倦、皮膚乾燥、眼睛乾澀、頻尿漏尿、陰道萎縮乾燥、性交疼痛、骨骼痠痛、骨質疏鬆、肥胖健忘、失眠、沮喪、煩躁、易怒、憂鬱、緊張、焦慮、不安、恐慌

根據美國知名健康預防雜誌(Prevention),荷爾蒙療法能大幅改善更年期症狀,但因帶有血栓和心臟疾病的風險,建議先嘗試較溫和的療法,例如針灸,可望在幾次的療程後舒緩熱潮紅和盜汗,提升睡眠品質。

更年期前兆月經亂?更年期症狀自我檢測

四十歲以上婦女只要月經週期變得紊亂、經血量不正常,就有可能進入更年期前期,根據國民健康署更年期評估量表,可依照以下18個更年期症狀自我檢測(0=沒有 1=輕微 2=中等 3=嚴重),總分超過15分便顯示更年期可能已經到來,應請醫師評估是否需進行治療。

四十歲以上婦女只要月經週期變得紊亂、經血量不正常,就有可能進入更年期前期,根據國民健康署更年期評估量表,可依照以下18個更年期症狀自我檢測(0=沒有 1=輕微 2=中等 3=嚴重),總分超過15分便顯示更年期可能已經到來,應請醫師評估是否需進行治療。

  • 熱潮紅
  • 頭暈眼花
  • 頭痛
  • 暴躁
  • 情緒抑鬱
  • 失落感覺
  • 精神緊張
  • 失眠
  • 異常疲倦
  • 背痛
  • 關節痠痛
  • 肌肉疼痛
  • 面毛增多
  • 皮膚異常乾燥
  • 性慾減低
  • 性接受度降低
  • 陰道乾澀
  • 性交疼痛

進入更年期後,兩次月經的間隔會逐漸拉長,從1月一次變成2、3個月一次,再來是半年一次,直至整整一年沒有月經,即為停經。更年期的經血量會減少,經期原本7天的人可能縮短為3、4天,甚至點滴即止。反之,若經血量暴增如土石流,則需就醫檢查是否為荷爾蒙不穩合併子宮肌瘤所致,並視情況用藥或手術治療。

更年期吃什麼?飲食3重點舒緩更年期不適

  1. 適量且均衡攝取各類優質蛋白質:低脂肪的乳品、瘦肉、豆腐、魚肉等,可穩定血糖,降低食慾,維持肌肉量。
  2. 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全榖雜糧:維生素B群有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健康、增強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等功能,維生素E有助於保護心血管,膳食纖維則能避免便秘,降低血清膽固醇,減少有害物質被吸收,也減低癌細胞形成機率。
  3. 補充鈣、鎂、鐵、鋅等礦物質和植物性雌激素:可防止骨質疏鬆,緩解更年期不適,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多曬太陽也能活化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促進鈣質吸收。天然的植物性雌激素食物來源有:豆類、全穀類、南瓜、地瓜、花椰菜、牛蒡、蘋果、櫻桃等。

美國健康線上網站(Healthline)也提醒更年期女性,盡量避開可能引發熱潮紅、盜汗和情緒改變的飲食,像是咖啡因、酒精、甜食和辛辣物。

更年期年齡區間?

台灣婦女停經年齡約為48~52歲,不過女性荷爾蒙的逐步減少是從停經前便已開始,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一路延伸到停經之後,整體更年期可長達10~15年,以停經為分界點,分為更年期前期和更年期後期。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常務理事、奇美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蔡永杰表示,停經前出現的更年期,主要是讓女性感知身體的變化,以預做準備,或把握最後的生育機會。

更年期保養3招

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是女性停經後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50歲以上有12%的女性骨質疏鬆,約為男性的1倍,女性在停經年齡後,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也以每5歲近乎1倍的速度上升。所幸從生活習慣、運動和飲食保養3招著手,可保健康體態,緩解更年期不適:

  1.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量血壓,及早戒菸、不酗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及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
  2. 規律運動和控制體重,以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降低跌倒的發生。
  3. 健康飲食及增加鈣質食物攝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