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使用3C科技產品的頻率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長,不論是工作、學習或休閒追劇、玩遊戲、 看FB、Line聊天、網購、訂餐廳、訂飯店、訂外送、上網查資料、 Meet、Zoom、AI ChatGPT..等,都離不開超魅力 3C-電腦、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尤其是手機從兒童到年長者都變成低頭一族。據最新統計,國人每日平均盯著3C產品長達9小時,其中有許多人是因工作而長時間使用眼睛,這些也就是數位疲勞、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

手機夜間模式 數位疲勞加遽?

雖然大部份人都知道手機藍光會傷眼,紛紛下載抗藍光APP、使用手機夜間模式等來降低藍光的傷害,主要是因為手機藍光容易造成散射,眼睛在藍光的刺激下聚焦,用眼時間過長而導致加深數位疲勞,除眼睛發炎,紅腫、頭痛、肩膀痛、手腕痠痛、焦慮、壓力、失眠問題等,甚至嚴重可能導致罹患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的風險。

手機夜間模式護眼 可靠嗎?

手機夜間模式是一種顯示模式,在晚上或光線較暗的環境中,它使用較暗的顏色主題以減少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這些功能被認為可以幫助減少對眼睛的傷害,但經研究表明,手機夜間模式在保護眼睛方面的效果,並不如人們所想象的那麼好。例如,一項2019年的研究發現,手機夜間模式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因為它降低了藍光的比例但卻增加了其他色光的比例,這可能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睡眠。

此外,研究發現,使用手機夜間模式,是為降低藍光的方式, 降低螢幕亮度,使顏色更加失真,加深眼睛疲勞而造成傷害,因此不建議選用。手機夜間模式會導致眼睛需要更長時間的適應,也可能會增加眼睛產生數位疲勞的風險。因此,手機夜間模式的護眼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使用者應當注意,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特別是在晚上和睡前。此外,有些其他的護眼保健措施,如經常眨眼,進行視網膜運動和遠離螢幕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機抗藍光的預防方法

以下是一些手機抗藍光的10招預防方法:

抗藍光方法1.–手機夜間模式:

許多手機都提供夜間模式,它可以減少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從而減少對眼睛的刺激。使用夜間模式可能會降低睡眠質量,因此建議在使用前先了解會產生的影響。

抗藍光方法2.–使用原廠牌的藍光保護貼

原廠或具信賴度的廠牌藍光保護貼,基本上產品質量把關較為嚴格。

抗藍光方法3.–藍光濾鏡

可以在手機螢幕貼上藍光濾鏡或選擇阻隔率為15至20%的鍍抗藍光膜眼鏡,來減少藍光的散射和反射。這些濾鏡可以有效降低對眼睛的刺激,並且通常比夜間模式更有效。但是,貼上濾鏡可能會影響手機的觸控操作,而且長時間貼著也可能會影響濾鏡的效果。

抗藍光方法4.–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

盡量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特別是在睡前。長時間使用手機不僅會刺激眼睛,而且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抗藍光方法5.–遠離手機螢幕

盡可能將手機螢幕保持在距離眼睛40公分以上的位置。這樣可以減少眼睛對藍光的直接刺激,並且避免躺著或行進間使用手機,避免對眼睛的傷害或造成視覺疲勞。

抗藍光方法6.–經常讓眼睛休息

使用手機時,建議每20分鐘休息一次眼睛,讓眼睛眺望窗外,做些輕微的運動,活動筋骨。進行簡單的眼部運動,可以有效減少眼睛疲勞的程度。

抗藍光方法7.–避免關燈後使用手機

避免在過暗或過亮的光源環境下使用手機,主要因為背景光太暗,會讓瞳孔擴張,進入眼球光線過多,而背景光太亮,瞳孔會收縮,這些都會造成雙眼的疲勞,而且避免使用LED檯燈,LED光源可能含有藍光,傷害視網膜,可採用暖色光檯燈來改善過暗或過亮光源避免造成數位疲勞,另外,避免在關燈後滑手機,這可能會導致藍光傷害眼睛健康,讓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找上門。

抗藍光方法8.–調整手機的亮度及對比度

調整手機的亮度及對比度,可降低眼睛的數位疲勞。

抗藍光方法9.–維持正確姿勢

確保坐姿正確,以減少肩膀和手腕的疲勞。

抗藍光方法10.–攝取護眼蔬果、蛋類、魚類食物

多攝取深綠色蔬菜、黃色水果、莓果類、蛋類、魚類等食物來改善視力。黃斑部色素主要是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葉黃素是預防黃斑部病變不或缺的天然的防曬劑,完整攝取可降低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另外,維他命C及Omega-3 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僅能透過食物吸收,可降低藍光造成氧化的傷害。

以上方法都可以幫助減少手機螢幕藍光對眼睛的刺激,但最好的方法還是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睡眠習慣。

#手機藍光 #藍光傷眼 #手機夜間模式 #抗藍光 #黃斑部病變 #視網膜剝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