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李先生工作關係必需長期、長時間盯看電腦3C銀幕,每天下班後又經常滑手機、玩線上遊戲到半夜3點,常吃油炸食物、麻辣鍋等當消夜紓壓,近日眼睛常感覺疲勞不堪、乾澀泛紅、視力減退、頭痛想吐、眼睛脹痛,導致眼壓飆高,點眼藥水都降不下來,求助中醫後診斷出李先生是因「肝火旺、房水堆積、代謝循環不順,導致眼壓升高」。 藉此與大家分享「眼壓高」在中醫理論的觀點與調理方法。

中醫理論,肝開竅於目,久視傷血,人臥則血歸於肝,肝受血能視眼睛功能好壞與五臟六腑、經絡筋骨、氣血精神,脈絡相連;中醫解析如下:

「肝火旺」還需辨證分治

中醫指出:肝火旺是屬於廣義通稱的概念,需辨證分類才能對症治療:

「肝火旺」分為2大類

肝火分類1.–內火:

如果身體內氣血津液及肝臟功能失調,可能會使肝火偏旺或太過旺盛;具體表現是「熱」「紅」「乾」「急」等內火的症狀。

肝火分類2.–外火:

外火的肝火旺是指身體內臟腑器官本身以外的干擾問題,如:平時飲食過於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情緒激動、怨恨、暴怒、情緒激動等,都可能引發肝火旺盛。

「肝火旺」的型態

「肝火旺」是指肝臟功能失調,由於肝的精氣與眼睛相通,肝經與眼球後的脈絡相連,肝火旺具體表現為眼睛乾澀、充血、疼痛等症狀;肝火旺又分為2種型態:

1、實火型:

目赤腫痛,眼睛紅、腫、疼,肝火旺盛,甚至導致視力模糊或失明;可能會伴隨肋骨疼痛等症狀。

2、虛火型:

眼睛發乾、發澀,甚至會感覺有異物感,下午或晚上症狀會加重;可能會伴隨肋骨灼熱疼痛。

「肝火旺」的症狀

肝火旺的症狀1.–情緒煩躁易怒、肋骨疼痛

肝經的運行是從人體兩肋向上走,通常兩肋會疼痛、容易感覺煩躁、易怒,情緒反應過度,甚至暴怒或長期抑鬱,如果不及時控制調節,可能加重肝火旺盛。

肝火旺的症狀2.–頭痛、頭暈、血壓上升

眼睛及身體勞倦後可能會突發頭痛、頭暈、血壓上升,肝經沿著經絡上行侵擾頭部,具體表現為頭部偏頭痛、兩側脹痛、牽引疼痛,嚴重時眼睛也可能會伴隨抽痛症狀。

肝火旺的症狀3.–耳鳴或耳聾,耳內紅腫灼熱

肝腎同源,腎開竅於耳,肝火旺盛可能導致耳部病變,如:耳鳴或突發耳聾、耳內紅腫灼熱疼痛,常會伴有易怒、面赤、口苦、肋骨疼痛等肝火旺症狀。

肝火旺的症狀4.–口苦,口乾舌燥,喉嚨乾,舌邊紅

肝火旺具體表現比較是在身體上半身症狀,例如:實火型:口苦,舌邊鮮紅或深紅或出現粗糙如:尖刺般,舌苔黃。虛火:口乾、喉嚨乾燥、舌乾苔少等。

肝火旺的症狀5.–流鼻血、吐血等出血症

肝火旺盛,可能會灼傷脈絡,導致引起流鼻血、耳出血、吐血等出血症狀。

肝火旺的症狀6.–易失眠作夢

肝火旺盛,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心浮氣躁,導致難以入眠、入睡不深易醒、易作夢或失眠,可能伴隨盜汗等症狀。

中醫建議:養肝需多吃清肝火、解肝毒食物,來抑制肝氣過盛,紓解過勞及壓力,心態放鬆、平和、樂觀,穩定情緒、適度運動才能使肝氣通順、氣血流暢。

眼睛勞倦、房水堆積、代謝不順易導致眼壓飆升

房水堆積、代謝循環不順是指眼睛眼中的液體,即「房水」,對眼壓的調節至關重要,房水的生成或排出不順暢,就可能導致眼壓飆高,引發青光眼;房水是維持眼壓重要的方式,多數治療青光眼的藥物,透過控制房水的生成及排出來降低眼壓;中醫認為這可能與體內水液代謝失調、經絡堵塞等有關;而調節房水的方法,包括:保持體內水分的平衡、適度運動、按摩穴位、中醫針灸等。

中醫推薦:10大護眼穴位按摩法

可幫助舒緩頭痛、頭暈、想吐、降低眼壓。

10大護眼按摩穴位

護眼按摩穴位1.–睛明穴

位於眉頭稍上方,在內眼角和鼻樑中間,功能是讓眼睛非常的清明。

護眼按摩穴位2.–攢竹穴:

位於眉頭凹陷處,按摩此穴位,能夠舒緩眼睛疲勞。

護眼按摩穴位3.4.–魚腰穴及絲竹空穴

魚腰穴位於眉毛的正中間,絲竹空穴位於臉部,眉梢凹陷處,這兩個穴位,可舒緩經常性頭痛、眼睛脹痛、疲勞,多按摩這兩穴,有降眼壓的功用。

護眼按摩穴位5.–太陽穴

位於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上方的穴位,左穴為「太陽」,右穴為「太陰」;可舒緩頭部及眼睛脹痛。

護眼按摩穴位6.–承泣穴

位於眼球和眼眶下緣之間的凹陷處,主要功效是祛風散火、疏邪明目,能治療近視、遠視、夜盲、角膜炎、眼部各種疾病;用指腹揉按承泣穴數分鐘,可淡化黑眼圈、預防眼袋鬆弛,促進眼周氣血循環,眼壓高可透過按摩承泣穴舒緩眼周不適症狀。

護眼按摩穴位7.–風池穴

位於髮際的凹陷處,按壓方式可雙手大拇指倒扣在頭部的枕部兩側;可舒緩頭痛,對於頭暈、感冒、鼻塞、鼻炎、中風等。

護眼按摩穴位8.–四白穴

位於眼眶下方凹陷處,克舒緩改善口眼歪斜,頭痛眩暈,提高眼睛機能,對於近視、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療效。 眼保健操中,也有「揉四白穴」;另外此穴是腸胃的胃經起點,吃飽後容易脹氣,可按四白穴,顧眼睛還顧腸胃,脾胃吸收更好。

護眼按摩穴位9.–光明穴

位於內踝骨後上緣的位置,可改善白內障、眼酸痛、散光、弱視、中風、半身不遂。

護眼按摩穴位10.–合谷穴:

位於手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的指蹼邊緣,拇指間下方,合谷穴是止痛大穴,有助於緩解疼痛、預防感冒、過敏等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水腫、舒緩肌肉痠痛外,還能提升腎功能。

上述按摩穴位外,再搭配熱敷及眼球運動更好,常做梳頭動作由前往後梳,有利頭部氣血循環。另外,建議每年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保障眼睛健康。

除肝火旺的改善建議、調節眼睛房水代謝方法及10大按摩穴位等,更重要必需避開導致眼睛的致病因素,適時提醒自己避免使眼睛及身體過度疲倦,光線不足不使用3C產品,保持適當視距;接著就是調理體質,增強臟腑功能,維持氣血津液充沛,補充護眼明目食療調理、通暢經絡系統; 除了藥物及針灸外,食療推薦14種護眼明目食物,包括:

15種護眼明目食物

護眼明目可多吃深色蔬菜-菠菜、芥藍菜、胡蘿蔔、玉米、南瓜、茄子、芹菜、枸杞、藍莓、葡萄、桑葚、紅火龍果、芝麻、三文魚、肝臟等。

護眼明目食譜| 日月魚瘦肉枸杞湯

材料:
日月魚30g、瘦肉300g、枸杞葉1把、枸杞子20g、玉竹20g、桂圓肉10g、鹽適量。

做法:
日月魚浸泡30分鐘至軟身,枸杞葉去梗摘葉、藥材洗淨,瘦肉汆水備用。水煲滾後加入所有材料(枸杞葉及子除外),大火滾後轉小火續煲1.5小時,枸杞葉及枸杞子於起鍋前2分鐘加入,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補腎、養血護目。

  • 日月魚、豬肉:甘、鹹、平。補腎滋陰,養血潤燥,補中益氣,利五臟。
  • 枸杞葉:甘、苦、涼。補肝益腎,生津止渴,除濕化瘀。治目赤昏痛,夜盲。
  • 枸杞子:甘、平。滋腎潤肺,補肝明目。
  • 玉竹:甘、平。無毒。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赤眼澀痛。
  • 桂圓肉:甘,溫。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明目護眼食譜| 黑枸杞菊花茶

材料:
黑枸杞3g,白菊花3朵

做法:
菊花、黑枸杞分別用冷水洗淨,用沸水沖泡菊花2分鐘後,加入少許冷開水降溫,再加入黑枸杞沖泡3-5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

  • 清肝明目、補腎益精、降壓抗衰老。脾胃虛寒者慎飲。
  • 菊花:辛、甘、苦。微寒,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 黑枸杞:甘、平。養肝明目,補腎益精。

#眼壓高 #肝火旺 #實火 #虛火 #肝火旺症狀 #房水 #眼睛穴位按摩 #護眼食物

【延伸導讀】

老花眼回春-3疾病要小心!醫:這招護眼運動最有/

擺脫老花眼-中醫:多吃這5種食材-護眼明目、延緩/

40歲後女性延緩老花眼「紅金」食療法 護眼又養顏/

30多歲竟老花眼!眼醫推薦:3種護眼營養素-2種護眼/

發表迴響